【Angew. Chem. Int. Ed】具有獨特芳香孔表面的微孔金屬-有機骨架用于C2H6/C2H4的高效分離
發(fā)布日期:2023-09-27 來源:貝士德儀器
要點:在Ni-MOF 1中,每個NiII離子由四個三唑基團(含四個N原子)和兩個Cl-離子六配位,形成八面體幾何結(jié)構(gòu),且通過橋接Cl-離子和三唑(tz)基團,擴展到相鄰的NiII原子,形成一維鏈[NiCl(tz)2]nn+。該一維鏈進一步與中性btz配體連接到四個相鄰鏈上,形成一個三維陽離子開放框架,容納一維菱形通道,并提供反氯離子來平衡框架的電荷(圖1a)。在Ni-MOF 2中,與晶體無關(guān)的Ni2+離子由四個吡唑基與四個N原子配位,形成典型的方形平面幾何結(jié)構(gòu)。值得注意的是,Ni- MOF 2中的Ni2+離子僅通過吡唑基(pz)基團擴展,形成一維的[Ni(pz)2]n鏈,并通過bdp連接劑進一步連接,構(gòu)建具有類似一維菱形通道的三維中性開放框架(圖1b)。
要點:由Ni-MOF 1和Ni-MOF 2在298K下對C2H4和C2H6單組分吸附等溫線可知,Ni-MOF 1對C2H6和C2H4的吸附行為幾乎相同,相比之下,Ni-MOF 2對乙烷表現(xiàn)出明顯的優(yōu)先吸附,其中C2H6的吸附值明顯高于C2H4的吸附值(圖2a)。由圖2b可知,Ni-MOF 2對C2H6/C2H4(50/50)混合物的IAST選擇性在298 K和100 kPa下高達(dá)1.9,比Ni-MOF 1高出約2倍。比較Ni-MOF 2與其他代表性多孔材料在0.5 bar和室溫靜態(tài)吸附等溫線對C2H6和C2H6-C2H4的吸附差異可知,Ni-MOF 2吸附能力明顯高于其他代表性多孔材料,且在Ni-MOF 2中,C2H6和C2H4在0.5 bar時的吸附容量(ΔQ)相差高達(dá)1.74 mmol/g,這是已報道的C2H6選擇性多孔材料中最高的(圖2c)。通過分離勢的組合度量來評估C2H6/C2H4分離性能,我們知道Ni-MOF 2在C2H6/C2H4(50/50)混合物中表現(xiàn)出相對較高的分離電位(Δq=1.7 mmol/g),且與基準(zhǔn)材料CPM-733 (1.88 mmol/g )和Fe2(O2)(dobdc) (1.74 mmol/g)相當(dāng),并且優(yōu)于大多數(shù)報道的C2H6選擇性吸附劑(圖2d)。
要點: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這對等垂直MOF對C2H6/C2H4分離性能差異的原因,通過密度泛函理論(DFT-D)進行了理論計算,以此確定了C2H6和C2H4的最佳吸附構(gòu)型。結(jié)果表明,C2H6和C2H4分子均位于Ni-MOF 1的孔隙中,但分子取向不同。在此位置,C2H4的3個氫原子可以與相鄰的3個芳環(huán)(2個苯基和1個吡唑基)相互作用,從而形成多個C-H···π范德華力(vdW)相互作用(2.577 ~ 3.659 ?),第4個氫原子靠近Cl-(C-H···Cl, D=2.833 ?)。同樣,C2H6分子中只有4個氫原子可以與芳香環(huán)和反陰離子產(chǎn)生C-H···π、C-H···N和C-H···Cl相互作用,它們之間的距離在2.825 ~ 3.289 ?之間。由于幾乎相同的主客體多重相互作用,Ni-MOF 1對C2H4 (34.1 kJ/mol)和C2H6 (36.2 kJ/mol)具有相似的結(jié)合能(圖3a-b)。在Ni-MOF 2中,C2H6分子被吸附在孔角處,其中C2H6的5個氫原子與相鄰的4個芳香環(huán)(3個苯基和1個吡唑基)相互作用,從而形成多個C-H···π范德華力(vdW)相互作用,其近距離范圍為2.936 ~ 3.946 ?。相反,平面C2H4分子垂直于MOF通道,僅與相鄰的3個芳香環(huán)(2個苯基和1個吡唑基)發(fā)生接觸,其C-H···π距離較長,為3.456 ~ 3.882 ?。結(jié)果表明,較高的極化率和更多、更強的C-H··π相互作用導(dǎo)致Ni-MOF 2對C2H6的結(jié)合親合力比C2H4強,且C2H6的結(jié)合能(30.8 kJ/mol)高于C2H4 (26.8 kJ/mol)(圖3c-d)。
要點:為了了解材料分離性能的有效性,等摩爾C2H6/C2H4混合物以2 mL/min的流速流過填充有活化Ni-MOF 2樣品的填充柱,使用活化的Ni-MOF 2可以有效地分離C2H6/C2H4氣體混合物,其中C2H4首先在49分鐘洗脫,并在沒有檢測到C2H6信號的情況下,快速獲得聚合物級純度(超過99.95%)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(10 min),吸附劑在動態(tài)混合氣流動中飽和,使得優(yōu)先吸附組分C2H6在59 min達(dá)到穿透后通過(圖4a)。為了考察易于再生和良好的可重復(fù)性對多孔材料吸附劑等影響因素,在298K和1 bar的條件下進行了多次循環(huán)混合氣體穿透實驗,如圖4b所示,結(jié)果表明,Ni-MOF 2的穿透性能在連續(xù)5個循環(huán)中幾乎保持不變,表明其對該分離具有良好的再現(xiàn)性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種MOF只需要在環(huán)境條件下通過簡單的惰性吹掃即可再生。這種簡單的過程對未來的節(jié)能分離具有重要意義。
Link: http://doi.org/10.1002/ange.202302564
貝士德 吸附表征 全系列測試方案
1、填寫《在線送樣單》
2、測樣、送檢咨詢:楊老師13810512843(同微信)
【Angew. Chem. Int. Ed】具有獨特芳香孔表面的微孔金屬-有機骨架用于C2H6/C2H4的高效分離
發(fā)布日期:2023-09-27 來源:貝士德儀器
要點:在Ni-MOF 1中,每個NiII離子由四個三唑基團(含四個N原子)和兩個Cl-離子六配位,形成八面體幾何結(jié)構(gòu),且通過橋接Cl-離子和三唑(tz)基團,擴展到相鄰的NiII原子,形成一維鏈[NiCl(tz)2]nn+。該一維鏈進一步與中性btz配體連接到四個相鄰鏈上,形成一個三維陽離子開放框架,容納一維菱形通道,并提供反氯離子來平衡框架的電荷(圖1a)。在Ni-MOF 2中,與晶體無關(guān)的Ni2+離子由四個吡唑基與四個N原子配位,形成典型的方形平面幾何結(jié)構(gòu)。值得注意的是,Ni- MOF 2中的Ni2+離子僅通過吡唑基(pz)基團擴展,形成一維的[Ni(pz)2]n鏈,并通過bdp連接劑進一步連接,構(gòu)建具有類似一維菱形通道的三維中性開放框架(圖1b)。
要點:由Ni-MOF 1和Ni-MOF 2在298K下對C2H4和C2H6單組分吸附等溫線可知,Ni-MOF 1對C2H6和C2H4的吸附行為幾乎相同,相比之下,Ni-MOF 2對乙烷表現(xiàn)出明顯的優(yōu)先吸附,其中C2H6的吸附值明顯高于C2H4的吸附值(圖2a)。由圖2b可知,Ni-MOF 2對C2H6/C2H4(50/50)混合物的IAST選擇性在298 K和100 kPa下高達(dá)1.9,比Ni-MOF 1高出約2倍。比較Ni-MOF 2與其他代表性多孔材料在0.5 bar和室溫靜態(tài)吸附等溫線對C2H6和C2H6-C2H4的吸附差異可知,Ni-MOF 2吸附能力明顯高于其他代表性多孔材料,且在Ni-MOF 2中,C2H6和C2H4在0.5 bar時的吸附容量(ΔQ)相差高達(dá)1.74 mmol/g,這是已報道的C2H6選擇性多孔材料中最高的(圖2c)。通過分離勢的組合度量來評估C2H6/C2H4分離性能,我們知道Ni-MOF 2在C2H6/C2H4(50/50)混合物中表現(xiàn)出相對較高的分離電位(Δq=1.7 mmol/g),且與基準(zhǔn)材料CPM-733 (1.88 mmol/g )和Fe2(O2)(dobdc) (1.74 mmol/g)相當(dāng),并且優(yōu)于大多數(shù)報道的C2H6選擇性吸附劑(圖2d)。
要點: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這對等垂直MOF對C2H6/C2H4分離性能差異的原因,通過密度泛函理論(DFT-D)進行了理論計算,以此確定了C2H6和C2H4的最佳吸附構(gòu)型。結(jié)果表明,C2H6和C2H4分子均位于Ni-MOF 1的孔隙中,但分子取向不同。在此位置,C2H4的3個氫原子可以與相鄰的3個芳環(huán)(2個苯基和1個吡唑基)相互作用,從而形成多個C-H···π范德華力(vdW)相互作用(2.577 ~ 3.659 ?),第4個氫原子靠近Cl-(C-H···Cl, D=2.833 ?)。同樣,C2H6分子中只有4個氫原子可以與芳香環(huán)和反陰離子產(chǎn)生C-H···π、C-H···N和C-H···Cl相互作用,它們之間的距離在2.825 ~ 3.289 ?之間。由于幾乎相同的主客體多重相互作用,Ni-MOF 1對C2H4 (34.1 kJ/mol)和C2H6 (36.2 kJ/mol)具有相似的結(jié)合能(圖3a-b)。在Ni-MOF 2中,C2H6分子被吸附在孔角處,其中C2H6的5個氫原子與相鄰的4個芳香環(huán)(3個苯基和1個吡唑基)相互作用,從而形成多個C-H···π范德華力(vdW)相互作用,其近距離范圍為2.936 ~ 3.946 ?。相反,平面C2H4分子垂直于MOF通道,僅與相鄰的3個芳香環(huán)(2個苯基和1個吡唑基)發(fā)生接觸,其C-H···π距離較長,為3.456 ~ 3.882 ?。結(jié)果表明,較高的極化率和更多、更強的C-H··π相互作用導(dǎo)致Ni-MOF 2對C2H6的結(jié)合親合力比C2H4強,且C2H6的結(jié)合能(30.8 kJ/mol)高于C2H4 (26.8 kJ/mol)(圖3c-d)。
要點:為了了解材料分離性能的有效性,等摩爾C2H6/C2H4混合物以2 mL/min的流速流過填充有活化Ni-MOF 2樣品的填充柱,使用活化的Ni-MOF 2可以有效地分離C2H6/C2H4氣體混合物,其中C2H4首先在49分鐘洗脫,并在沒有檢測到C2H6信號的情況下,快速獲得聚合物級純度(超過99.95%)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(10 min),吸附劑在動態(tài)混合氣流動中飽和,使得優(yōu)先吸附組分C2H6在59 min達(dá)到穿透后通過(圖4a)。為了考察易于再生和良好的可重復(fù)性對多孔材料吸附劑等影響因素,在298K和1 bar的條件下進行了多次循環(huán)混合氣體穿透實驗,如圖4b所示,結(jié)果表明,Ni-MOF 2的穿透性能在連續(xù)5個循環(huán)中幾乎保持不變,表明其對該分離具有良好的再現(xiàn)性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種MOF只需要在環(huán)境條件下通過簡單的惰性吹掃即可再生。這種簡單的過程對未來的節(jié)能分離具有重要意義。
Link: http://doi.org/10.1002/ange.202302564
貝士德 吸附表征 全系列測試方案
1、填寫《在線送樣單》
2、測樣、送檢咨詢:楊老師13810512843(同微信)